觀光VS.宜居 安平舊聚落找平衡

新聞出處 http://www.cdns.com.tw/20140921/news/nsxw/010000002014091921141708.htm

前言
「延平街事件」時新聞媒體密集而大篇幅報導,炒熱了安平全國性的高知名度,加上週休二日,近幾年來每逢假日,安平舊聚落的幾條街上就有密集的遊客,帶來非常可觀的商機,當然可喜可賀,但帶來商機的人潮和車潮,可是古聚落能夠承載?具體的例證是安平以及鄰近地區,每逢假日,幾乎途為之塞,讓不少在地的安平人苦惱、困惑的是,難道安平已不宜居?甚而有些人已搬離安平。
安平是台灣最早的聚落之一,有深厚的文化底蘊,目前的人潮和車潮對於安平的文化資產是否有負面的影響?亦值得深思。

安平古聚落仍有長遠的路要走,觀光、商機、宜居,以及人文資產之間,如何取得平衡點?有請多方人士發表高見。   (記者吳昭明)

國民黨台南市長候選人黃秀霜表示,觀光產業的快速成長,對地方多少會衍生一些正、負面向的影響。像安平舊聚落一帶,觀光產業高度發展下,影響所及包括生活品質、歷史古蹟文化,以及產業結構等面向,這其中,當地居民的生活更是首當其衝,不少感覺已變得「不宜居」,甚至早已「移居」到其他地方。面對如此情境,主管機關當然要妥為因應,更要有好作為。

近年來安平出現的問題,主要在大量遊客湧入,乃至帶來的車潮、道路堵塞和垃圾等負面因素,不僅導致當地的居住環境品質變差,過多的遊客也影響當地居民的生活品質。居民和遊客之間可能並不十分和諧,難免因此降低遊憩的品質與體驗,讓遊客產生不好的印象,甚而加速觀光和文化資源的損耗。可見安平的觀光產業,規劃的前提在審慎評估實質活動空間的數量,及舊聚落的負荷量。

大量遊客也造成安平及周邊地區之交通壅塞問題及環境負擔,中華西路市政府附近兩、三公里的路況就是好例證。可參酌香港維多利亞港,規劃漁光島的觀光及相關開發,使安平觀光動線延伸、擴大遊憩範圍,並整合其他觀光資源和設施,像大面積的停車場,和便捷的接駁公車,早就該提供服務了。還有和緯路,從施治明市長開始開闢以來,都快二十年了,一直沒能全線貫通。少了和緯路的疏通,嚴重影響到從北邊進出安平的便捷性,目前周邊道路只有一路塞。

市府與相關單位研擬觀光發展相關策略時,應納入舉辦座談或研討會的前置作業,多聽取當地居民意見,充分溝通協商,讓當地居民了解政策內容,提高政策支持度。
強化導覽解說服務是另一課題,導覽解說為遊客迅速、深入了解觀光地區的重要媒介。深入的解說導覽不僅可增進遊憩體驗,也讓遊客對當地歷史文化及其重要性有比較完整的認知,培養遊客對人文風情及地方特色的情感,並藉此尊重居民生活,避免影響,甚至侵犯到當地人文、環境及歷史古蹟。   (記者姚正玉)
 
2014/09/19 21:14

安平文化轉型 拚觀光要有配套

T90046002014091916323192  

對於安平究竟發展觀光或宜居,曾獲最佳台語男歌手的謝銘祐認為,觀光讓地方有收入,居民不可能反對政府、商家拚經濟,但找到發展觀光和發展安平文化的平衡點,才能夠讓安平有更不一樣的文化發展。

現在的安平,和以前的安平不一樣,有些較老的居民,擔心安平文化會消失。現在只要一到假日,安平就充斥著遊客,充滿商業氣息,只有在平常日,才能體會安平之美。
安平一直有「新移民」加入,會轉型成為不一樣的安平。安平從荷據時期,就一直有新移民加入,包括後來的鄭成功、清朝,甚至日本等,一直都有不少人移居,最後融合成新的安平。老一輩常擔心安平文化消失,但安平有如台灣的歷史縮影,新的安平人會慢慢融入,自然移轉新的文化。
像觀夕平台,經市府行銷,雖然成為欣賞夕陽的好場所,但因東北季風,加上突堤效應等因素,冬天時,沙子就由觀夕平台吹入安平,造成不便,未來一些商業大樓興建後,安平人無法看見夕陽,這些也是安平的損失,拚觀光的同時,要有那些配套措施,是市府應注意的。

規劃大型停車場 設置電動接駁車

文史工作者歐財榮指出,不管誰執政,只要執政者拿出政策,有政策導引,才能保留地方的特色,成為宜居城市。近年來,安平每至國定假日、例假日時,交通就成為「頭痛」問題,建議規劃小型巴士和停車場,例如在安億橋南側,規劃大型停車場,並設電動接駁車,有固定路線、時間,就能減少遊客把車開進安平舊部落,減少交通問題。
垃圾問題也需要改善,像假日過後垃圾特別多,可比照台中逢甲夜市規劃的垃圾桶位置,讓遊客隨時處理手上的垃圾。
安平目前有魅力商圈、安平古堡等古蹟和地方特色,這些都是安平的魅力,不要有太多的新建設,讓舊聚落保持古樸,當然可以成為一個宜居的城市。
對於觀光和宜居,歐財榮認為,主政者要能拿出好的政策,保留都市的特色,其他「藏富於民」,在政策的導引下,讓民眾發揮,相信可以在觀光和宜居的問題上,取得平衡點,讓安平居民在經濟和居住上獲得「雙贏」。

舉辦節慶活動 行銷成為文化城市

宋姓業者指出,當初來安平觀光後愛上這裡,才在安平定居。安平吸引人潮,更帶來錢潮,但只要有良好的規劃,闢設不同的觀光路線,在地安平人應更能接受觀光人潮。
移居安平已有一段時間,宋姓業者說,像他一樣移居安平的人數不少,安平的人吔漸漸飽和。

因為觀光人潮等因素,安平有如「什錦麵」般,既多且雜,導致有些在地安平人把房子租出去,自己搬到五期或其他地方居住,避開吵雜。要在觀光和宜居上取得平衡,市府可在安平規劃舉辦某些大型節慶活動,為安平注入觀光效益,並行銷安平成為一個文化城市。例如舉辦海盜節等,運用十七世紀大航海時代海盜盛行,結合鄭成功以台南為據點等故事,相信可以有不同的文化觀光產業。

保存安平舊部落 開發五期促觀光

施姓業者認為,安平有許多特色,如何發展具文化的觀光產業,是安平需要思考的路線之一。發展觀光的同時,交通和環境清潔等問題也需要克服,其中交通最是嚴重,每至假日交通就會阻塞,有的甚至把車停在騎樓,攤販也應有良好的管理和規範。

安平有安平古堡、延平老街等,適合觀光產業,但目前安平以假日觀光較多,如何吸引遊客利用非假日在安平居住,在晚上逛安平,欣賞不一樣的安平,深度之旅,體驗安平之美。
雖然拚觀光,但也要保存安平舊部落之美,才能有更多的觀光和更深度的安平文化。除了保存安平舊部落,不妨開發五期成為外地遊客居住的場所,兼顧新、舊,以在地觀光、文創等活絡觀光,也才能保存安平的文化。
發展經濟之際 盼能兼顧生活品質

杜姓民眾認為,安平近年來發展觀光,對在地造成不小衝擊,有的無法忍受人潮帶來的紊亂和不便,甚至已搬離安平,市府應思考。
安平尚未發展觀光時,在地民眾可以悠閒地在街上閒逛,隨時可以外出和朋友聊天聚會,不必擔心任何問題。發展觀光後,假日大量的人潮造成交通混亂,有的地方還要交通管制,出門得想如何避免交通壅塞,對在地安平民眾而言,造成不少不便。

假日時遊客大街小巷穿梭,有的遊客還會在巷弄內的私人房屋前拍照,幾乎沒有隱私可言。如果不加以規範,對在地安平人的生活帶來極多困擾。
對於發展經濟,在地安平民眾並不反對,但須在生活品質及發展觀光的兩大前題下取得平衡點,才能讓安平人願意配合推動,否則只顧著發展觀光,未來推動的阻力可能會愈來愈大,甚至變成「雙輸」的局面。

結合在地文化 推出不同旅遊路線

黃姓業者認為,發展觀光雖帶來不少經濟效益,但應結合在地文化,推出不同的路線,除了避免遊客走馬看花,又可以有深度之旅,深刻體會安平之美,同時讓在地安平人能接受觀光事業。
例如以安平的歷史文化,規劃巷弄深度之旅等來吸引不同層次的遊客遊玩,才能兼顧經濟和文化。業者可以結合在地的安平民眾開辦社區課程,協助社區居民成長,讓他們平時可以學習一技之長,甚至成為「商人」,共同行銷社區產業或文化,成為另類商機,對安平而言,既能保存文化,成為宜居城市,又能發展經濟。
(記者陳銀全)
 
2014/09/19 16:32

熱門景點宜居 觀旅局:努力目標 

市府觀光旅遊局局長陳俊安表示,針對安平古堡、安平樹屋、億載金城三處古蹟遊客數統計:一百零二年,遊客數有一百九十二萬兩千人次,與一百年的一百八十六萬三千人次相較,成長百分之三點一。一百零三年到八月底止,一百三十五萬七千人次,持續穩定成長中。

安平鄰近市中心區,公共設施完備,是非常適合居住的好地方。觀光客逐年遞增,對居民來說一則以喜一則以憂,喜的是就業機會、商機大增,但遊客川流不息,大量湧入老街巷弄,確實對居民的生活品質造成影響。
以京都、巴塞隆納為例,這兩個城市每年迎接無數觀光客,自然也會面臨上述困擾。經過不斷的調適、規範,現已成為成熟的觀光地區。因此,像限制觀光客不必要的行為之類的措施,是市府下一階段努力的目標。(羅玉如)
 
2014/09/18 19:12

支援發展 文化局:突顯文化內涵 

文化局長葉澤山表示,因為安平的珍貴性,考慮如何支援安平發展觀光事業之際,也加強突顯在地深厚文化內涵。
目前全市有二十一個委外點,就有十個在安平,如何結合這些委外舊有歷史空間,發揚在地特色,正是考量經營團隊自足能力。包括:專賣局安平分室轉型,熱門的鹽業文創據點。甫修復的盧經堂厝,引進在地年輕人創意發想。海山館結合鄭成功登陸史話,開發劍獅創意商品,以及後續東興洋行和運河博物館的企劃更新等,不只讓遊客在安平停留更久,也是安平老故事結合在地新創意的具體做法。

如推動歷史街區振興精神,活躍社區中,最重要因素永遠是「人」,也就是在地居民,商業活動只是活力外顯表徵之一。支援安平觀光之外,文化局堅持投入資源,持續推動新故鄉社區營造計畫,支持在地文化復振及藝文活動,讓在地文化力量持續萌芽。包括謝銘祐、歐財榮等堅守在地者帶領下,安平人會讓家鄉持續作為兼顧觀光經濟,及文化生活最鮮明的全國城鄉典範。(記者林雪娟)

李文正:解決交通問題 當務之急 

 

市議員李文正指出,安平觀光影響居民生活最大的問題就是交通,觀光、宜居若要取得平衡,當務之急就是解決交通問題。

安平交通的問題,對外聯絡道路的瓶頸要儘快打通,至少讓東西向快速道路延伸到安平,沿鹽水溪連接新市到四草大橋。華平路目前只接連到和緯路,建議可以銜接走堤頂道路聯接州平路。
公車的接駁要做到,讓遊客可以坐公車進安平,或是將車停在外圍的停車場,安平不塞車才可能帶進更多的遊客,觀光人潮才不影響到居民的進出和生活,居民也才會歡迎遊客。

李文正說,陸運之外,也要妥善利用運河與港區海域,讓水運取代部分陸上交通。建議在臨安橋前設簡易碼頭,讓遊客可以乘坐大型竹筏,從運河進入安平,既可以紓解遊客車輛,也可結合地方傳統,應該是利多的做法。(記者姚正玉)
 
2014/09/19 11:40

盧崑福:觀光景點延伸 紓解壅塞

市議員盧崑福指出,安平觀光影響居民生活主要是在舊部落的古蹟區,市府應該更用心規劃,將遊客從古堡街、延平街等延伸到四草大橋、觀夕平台一帶,甚至讓遊客進入漁光島,紓解目前舊部落的壅塞情況,也讓安平觀光有更大的發展。

安平古蹟區的門票收入很可觀,帶來地方很大的經濟效益,但一般居民未蒙其利,只受環境髒亂、吵雜和交通不便之害。若要讓居民接受觀光客影響生活品質,建議安平區古蹟區員工若有出缺應先用安平居民,市府若有需要一些臨時人員,也可以透過安平區公所安排,讓安平區民感受到市府對他們的重視和照顧。


市府應該針對古蹟區周邊社區多編福利預算,或開辦課程,提高安平區民的素質和人文水平,讓到安平的觀光客也能留下更好的印象。
安平居民對觀光客的抱怨多在交通上,市府有必要編列預算安排義警,方便安平居民在假日進出,也讓安平區的交通能維持順暢。(記者姚正玉)
 
2014/09/19 16:30

林國明:舊部落老宅變民宿 房價增 

在安平服務十多年的區長林國明表示,國際安平及低碳安平打出知名度,近年來國際觀光客不斷增加,觀光客多,自然帶動商業發展,安平形象商圈店家有二百多家。另舊部落老宅更紛紛改建成民宿,統計可提供三百多間房間,且平均住宿率不低。旅客來安平就是希望體會古老的氛圍,因此屋齡愈久的民宿愈是受歡迎。初來安平時,老巷弄的房子一坪二、三萬元就買得到,如今一坪十多萬。(記者吳孟珉)
 
2014/09/11 17:57

 

相連文章

臉書留言

一般留言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